《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

叔本华的人生大多数时间是不得志的,去世前几年才一下子有了名气,得到了大量的关注。他的思想在25岁就已经成型,26岁写下了著名论文《充足理由律四重根》,30岁就写下举世闻名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有很多译者认为意志表述不妥,而用意欲表示。而之后的岁月只是对之前的理论不断的进行完善。人生的智慧这只是作者在最后一本著作附录与补充的一部分,但足以独立成书。

实际上我本不打算记录这本书的笔记,因为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作者个人价值观和主观倾向,不能作为普遍真理,但念其给我颇多启示还要是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以表示对叔本华本人的尊敬。

这本书的写法不像是叔本华的前两本著作一样生涩难懂,举例和比喻运用的都非常具有叔本华的个人特色,读起来十分精彩。并且整本书是以形而下的方式谈幸福论,以实用的角度面向大众。虽说简单,也不尽其然,就拿意欲这个作者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来说,对大多数人而言都难以短时间理解,如果有了一定的哲学功底,对叔本华哲学也有一些了解,那么读起来将会非常轻松。

说完了对此书和作者的溢美之词,还需要谈谈我对其中不加赞同的地方。作者在幸福方面的核心取向在于认为快乐是虚幻的,而痛苦却是实在的。人的快乐在于需求的满足,需求意味着缺陷,人的需求在满足的同时就是快乐,而随后就会感到痛苦,痛苦过后便是无聊,平庸的人又会去寻找新的刺激以填充内在的空虚,所以人生便有了无尽的痛苦。

其中的问题在于痛苦与快乐是对立的,没有快乐也就没有痛苦,所以痛苦的减少会产生快乐,快乐的减少会产生痛苦。快乐和痛苦也就皆是实在的。正因为痛苦与愉悦的相对性,如果快乐的增加能够让人更快乐,痛苦的增加能够让人更痛苦,那么痛苦的消失也就能够让人感觉快乐,快乐的消失能够让人感到痛苦。如果快乐和痛苦存在相对性,那么这种相对性能够从哪里体现出来呢?人的主体只有一个,客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唯一的,那么这种相对性也就只能在时间上表现出来。时间、强弱、变化综合起来,造就了人感觉的变化,从而影响着心理与行为。

其中对理论上的纠正就这些,其他的更多属于作者个人价值倾向,包括他的禁欲行为主义和对女性的歧视。这本书中只是稍微说到了女人在精神智力上和生理上的不足,并未表现出太强烈的歧视。像对女人的仇视,实际上源自于叔本华的家庭变故,他的老爹很有钱,祖上三辈都是经商的,本来有一个喜欢的人却屈从于利益上的联姻,娶了一个艺术家媳妇,当然这个艺术家也不喜欢他,生下了个孩子也看不起这个孩子,再加上叔本华的性格显得古怪,也对交际花般行为的母亲深表反感,母子之间相处的很不好,经常是相互嘲讽。比如歌德曾经对她夸赞过她的儿子叔本华很有才,说他以后一定会出名的。然而她却表现出非常不屑。叔本华的父亲由于抑郁自杀死了,叔本华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母亲没有照顾好父亲,于是更加仇视他的母亲,这大概是他歧视、反感女性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点想要说的,就是大家都认为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甚至许多书中、百科中也都是这么描述的。我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叔本华本人的一个偏见,一个错误理解。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存在客观界限,其衡量标准是人类的对未来期望的态度的总和,这种标准不能去代表客观的未来世界。所以这种所谓的悲观预期如果是未来的真实表现,那么他还是悲观主义吗?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