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协调自己的笔记本和标签来管理笔记

这是知乎上有人所问过的一个问题,回答的人很多,但是其中大多数人都只是介绍了自己的搭配有怎样的优点,他们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我也使用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一些笔记软件,曾经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感悟较深,写下自己的经验与思考历程。

正文:

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喜欢问自己:“what、why、how”,思考其本质是什么。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去管理笔记?其实我们管理笔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检索”,在我们需要某条笔记的时候能够最快的找出,当然,也有可能是去满足个别人的整理癖好。

那么我们是如何检索笔记的,当然是利用各种我们脑海中已知的信息来检索,我们在如何协调标签和笔记本甚至标题时就要依靠这些信息。

这些已知信息我把它分类为“信息属性”与“个人属性”。信息属性就是信息本身的特点,“个人属性”就是对于个人的意义。它们一般包括一下这些内容:

信息属性:

  • 信息本身是否是完整的,是碎片还是专题还是完整的体系。
  • 信息属于哪种范畴,是知识,那么它是知识管理还是生物学,是个人的创作,那么它是日记还是诗。
  • 信息中是纯文字还是有图片还是有视频等。
  • 信息来源:网络,书籍等
  • 关键词。一个信息主要看过,总能记下来几个关键词。

个人属性:

  • 何种工具保存
  • 信息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对自己的那一方面有价值,生活,身体还是修养。
  • 自己对信息的感受是什么
  • 信息保存当时的大概时间
  • 保存信息时自己的空间位置
  • 信息状态:已读未读待编辑等

这些都是我想的,可能并不完整。但是大部分人在想要找到一条笔记时,脑海中也就记着这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搜索、查找信息。就我而言,只要用好搜索,大部分笔记都是能够搜索到的。

我们管理笔记,分配标签和目录时,就要从上面的信息中所挑选。我们如何挑选呢?主要考虑因素有二:

  1. 自己印象深刻的
  2. 笔记本的命名需要使用各个信息之间界限分明的类型,例如,已读和未读,信息来源等。而标签就比较灵活了,可以使用界限不分明的,例如信息所包含的学科,要知道,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条笔记所覆盖的知识面很有可能包含心理学、生物学、哲学等多个学科。但是标签十分灵活,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qq好友列表不使用标签和笔记本的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效率会很高,比如有些人既是同学,又是家人,又是同事,这样就可以打上多个标签管理了。

这些就是协调管理笔记的原则与策略,有了这些,可以方便的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最主要的是,笔记一定要记在脑子里,那里才是它的家。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