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感情中的付出与回报

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因前一篇文章 翻译:于鱼之爱《Fish Love》 而起,本文标题名为《如何控制感情中的付出与回报》乍一看是显得非常自私而理性的,并不符合我们当前的社会中对感情的期望,但这里的付出与回报范围则更加宽泛。

可以简单的把人的感情分为恶感、无感、愉悦。如果在加上一个人作为交互的话,就可以划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 我讨厌的,Ta 也讨厌
  2. 我讨厌的,Ta 无感
  3. 我讨厌的,Ta 喜欢
  4. 我无感的,Ta 讨厌
  5. 我无感的,Ta 也无感
  6. 我无感的,Ta 喜欢
  7. 我喜欢的,Ta 讨厌
  8. 我喜欢的,Ta 无感
  9. 我喜欢的,Ta 也喜欢

经过况这么划分我就可以说出我对付出的定义了,当我们做了其中的 3、6 才算是真正的付出,但是对于对方来说 9 也是 Ta 所得到的回报,并且 9 正是感情之所以为感情的基础,因为双方共同做的让双方共同愉悦。

但是实际情况是,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伴侣之间的情绪界限也总有碰撞的时候(情况 3、7),在我们不加以控制情绪的时候,双方到认为自己受到了侵犯,那么事情可能会变成一种竞赛,比赛谁的负面情绪最剧烈,直到其中一个人败下阵来,认为自己从中所产生的情绪影响小于对方,所以以帕累托最优的做法来说,自己委屈求全是上策。

上述的假设过于简单化了,因为人们对于别人对自己个人边界的侵犯通常也会有不同的做法。Nina Brown(2006)提出,个人边界可以被分为四种不同的风格。其中,柔软型、刚硬型、海绵型都是不健康的,只有灵活型是健康的个人边界。

对于柔软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容易被他人所利用或控制。他们常常难以说“不”,对于他人的情绪会有着过度的移情。

而刚硬型的人则恰好相反,拥有刚硬的个人边界,对于他人常常是封闭隔绝的,很难信任他人。这类人可能在过去因他人遭受过重大的心理、身体挫折。一些人则是拥有选择性的刚硬,仅仅有少数人能够被信任,靠近他。

海绵型则是柔软型和刚硬型的混合物,比刚硬型的人更多的受到情绪感染,比起柔软型的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也会保持坚定的拒绝。拥有海绵型边界的人会很矛盾,他们对于自己的个人边界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确定应该排斥什么接受什么,时而担心侵犯他人,时而又担心和外界联系过少。

灵活型则是理想的个人边界,能够自主的控制自己接受什么,拒绝什么,灵活度较高,也能抵御其他人情绪的感染。

经过上列的比较,得出了个结论,我们应该明确清楚自己的边界原则,什么是不可侵犯的,我们的原则标准应该是清晰而明确的,在一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判断,对于自己明确的原则,不应该轻易被他人说动。

但有些时候,我们原则也可能是受限于自身认识的而未清楚的了解事情,所以应该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拒绝什么,在对事情有清晰的了解时再做判断。清晰的了解应该也要包括他人的想法权衡,绝对不能凭自己看的听的下意识的认为。

回到感情的付出与索取的问题上,实际上我在文章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很多矛盾的引发都是因为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偏爱或者讨厌和对方观点不一致,并且一方要求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时引发的。

在发生这种争执时,有几点原则可以参考一下:

  • 对方的行为是否直接影响到我了,如果只是看着不爽,对于伴侣个性化、无危害的行为来说,最好给予一定的自由,无需过多管控。
  • 双方因为问题的 3、7 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双方都认为这是原则不可侵犯,则大多时候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权衡,自己妥协所丧的愉悦或者产生的痛苦是否有对方的影响大,这种时候都应该站在快乐总和最大的角度去行事。如果你的快乐减少了5分,对方增加了7分(分数为抽象说法),那么应该成全对方。
  • 任何时候都需要明白,感情不是动物般的享受,是需要经营的,我们需要付出,然而这种付出通常都站在需要对方未来的回报上,一个人无法一味的付出,所以遇到问题时,需要很多沟通,去和对方交流自己受到的伤害,了解对方的情感,达成理解最重要。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