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中国受到许多偏见,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直接把形而上学定义成脱离实践的思想,因此是片面的、僵化的、狭隘的。而在西方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研究事物最终本质的学问。

从字面上来理解形而上学,形就是表象。表象是我们对这整个世界最基础的感受,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甚至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表象。而表象之所以是表象则是因为它并不是客观存在,它仅仅对于人才有。借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蛇的表象,它没有视力,所以它的世界主要是对冷热气味和震动的直观,这就是全部的它的世界,植物表象是对阳光水份无机物以及震动的直观。可见人类对整个世界最基础普遍的材料并不是客观存在于每个个体上,这种经验材料仅仅源自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事物中最为本质的东西,那种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是什么呢?柏拉图把它称之为理念,而康德把它称之为物自体。

关于对理念的描述,还可以从《理想国》中一个经典的洞穴寓言中得到更形象深层次的理解,原文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哥哥格劳孔的对话。故事背景是这么描述的,一些人从小就被困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个狭长的通道直达外面,恰好可以照进与洞穴宽度相当的光线,而这些人的脖子和腿都被束缚着,既不能转动头部也不能走动,只能望着洞穴后壁。外面的影子会投射到洞穴后壁,外面的声音会传进洞穴中,洞穴中的人们都会认为那些声音是影子发出的,这些影子和声音就是他们认为的真实世界。

到这里大多数人应该就有所体会了,形而上中的而上指的就是超越表象,探索本质。表象是飘忽不定的,总是在变化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形而上学探讨的问题都是最基础最本质的话题,关乎什么是存在、本体论以及世界的组成(宇宙论)等等问题。在关于宇宙论的方面上,形而上学从来没有认定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所以在学习方面,千万不要用百度百科以及百度的其他任何产品来学习,这种带有强烈偏向自以为权威的观点是不适合学术讨论的。

最近发表的博文实在是少,一方面是懒,一方面是把时间分配太碎片化了,不利于思考,还有一个重大因素就是总想从大处着手而忽略小结,使得博客更新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种问题需要改正一下,所以开始从小处着手,想到过去对形而上学理解的偏差,于是打算从初学者的角度以简单易懂的当时描述一下这个术语,对自己而言是温故而知新,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初学者而言则是可读性比较高的材料。


评论

《“什么是形而上学”》 有 1 条评论

  1. 高中政治课本里介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就说它具有形而上学性,机械性,等等,最后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的正确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