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解读中国经济这一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许多带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构成原因,其解释十分有说服力。但在证明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谬误,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要照顾那些没有经济学基础的人而大量简化了变量因素。其中主要出现的缺点有两点:

  1. 因果不分,把结果当成原因。
  2. 否认客观影响,妄图找到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我认为,只要某种制度和规则客观上减少人们去做某事的难度,人又有做某事的倾向的时候,那么做某事的数量就必定会增加,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中一个较为精彩的地方是创造出了“自生能力”这个概念,很好解释了苏联改革使用的休克疗法与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其根本在于社会主义国家扭曲生产要素价格,按照赶超战略实行计划经济,不合理的资源配置衍生出了大批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当突然进行市场化改革,取消政府对这些没有自生能力企业的补贴等保护时,这些企业在自由、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没有比较优势,所以会产生大量经营问题导致生产停滞。这里可以得到一点教训,在研究和解决转型中国家问题时,需要更多的考虑这些国家本身特点,把这些特点作为制定政策的考虑变量。

一、为什么长时间中国人口密度高

这首先是当时的技术发展所限制的,工业革命以前,所有国家的生产活动都是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占总经济产出普遍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试错法,若是大多数人试错成功几率均等,天才的出现也总是占总人口一定比例,那么技术的发展速度和人口数量是成正比的,这解释了为何古代时中国的技术长时间保持领先水平。也正因为农业生产比例高,试错次数更多,所以农业生产技术是领先于制造业生产技术的,在当时而言,抚养小孩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另外,人的一生,只有一段时间大概14岁到50岁,能够进行生产活动,对于古代时的平均寿命而言,一生中生产活动时间也应当减少,人在不生产的时候也需要消费以满足生存需要,当时的生产剩余较少,制造业落后,金融制度也因此十分不完善,人们之间对于灾害的避免,对于养老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加上古代战争较为频繁,几乎每100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男性在体力上具有优势,是生产活动的主力,所以男性地位较高,养儿防老在当时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属于题外话,且当今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基于以上因素,在当时每次生产技术的提升并没有提高平均个人工资水平,而是均等的增加了那么多人口。在加上水稻这种优良的生产农作物的亩产量很高,水稻的亩产量是小麦的三倍,中国的黄河流域、东南方的气候和土地条件极适宜耕种这些农作物,而欧洲比较适合小麦和畜牧业,所以中国的粮食生产力在当时处于较高水平,也就能供养更多地人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为什么比休克疗法更有效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是计划经济,由于无法对经理、厂长实现有效的监督,所以整个生产、运输、采购、消费过程都由中央统一管理。实际上中央对市场是一无所知的,再加上当时中国的赶超计划,更加严重的发展了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没有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去发展轻工业、制造业,反而去发展资本密集产业,只能创造很少的就业,使得当时的经济发展极度不均衡。重资本而轻人力资源的生产,使得城市只有很少的就业,不但农村人口不能向城市转移,当时还鼓励知青下乡,把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弊端,懂点经济学的人都能明白,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转型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对于这些。转型中国家,普遍使用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推荐指导的休克疗法,即制度全面的、即刻的转化为资本主义,一次性扫清所有障碍。认为这样会使经济在一开始出现小幅度滑落,接着会出现J字指数型上升。但这样进行转型的国家很多都出现了经济的全面崩溃,就像俄罗斯的分裂。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普遍建议的休克疗法(华盛顿共识)没有起到效果,而中国采取的渐进式改革却成功了(改革过程中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财富分配的不均衡,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成功体现在社会较为稳定,经济的稳步上升),就是因为计划经济下的厂家是没有自生能力的,突然把这些厂家放到自由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是无法独立生存的,所以会出现大量的企业倒闭现象,随之而来的失业等问题造成的社会动荡问题十分严重。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