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说过孤独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叔本华曾说过的:“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句话也不无往他脸上贴金的可能性,叔本华七十多岁才开始出名,受到学术界的认可与尊重,之前一直属于被排挤的状态,各种各样的遭遇更容易陷他于孤独之中,所以他说出这样的话也就能够理解。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哲学产生的要素,其中两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自由与闲暇。而弗洛姆直接说出了“孤独来源于理性的觉醒”。
这两种说法看似无关联,但追其本质却大同小异。首先就是要怎么理解孤独这个词,孤独本身是绝无可能带来理性的,孤独描述的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孤独往往伴随着自由和闲暇。当自己十分忙碌,当自己饱受束缚,此时就不可能进行思考。但这并不是最完全的本质,孤独、自由、闲暇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忘我,这种忘我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忘掉自己,而是一种对身体感受的隔绝,身体感受对思维的影响减到最小甚至于无。当我们感到冷、饿、高兴、愤怒时,就不会有完全的理性,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思考并不是理性的。
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
《大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其中的舍体,说的就是舍弃身体对外物的知觉与感受,而返回内在的心理状态,儒家学派之所以提倡慎独,大概也有此意。为什么需要这种状态,因为一切能够作用于你的表象,都会去影响你做出符合表象所带来的感觉的判断。此时的理性,不可谓之理性,或称之为次理性。这种次理性在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是维持一种精神满足。这种次级理性所带来的思考成果、带来的决策往往是前后不一的,容易产生变化。由于人的认识,本身就是建立于表象之上,所以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理性。但是隔绝外物干扰后,能尽量减少那些感觉对判断的影响,所以能够更加完整、清晰、直观的认识到自己。
理性在大多数时候也难以参加现实生活中的决策与选择,除非世界上的一切都能够被量化,用数学的方式表达。而生活中的大多数决策都完完全全的涉及到人自身,与人的感受息息相关。被追求事物的外在形式会变,唯一不变的是对精神愉悦的向往。在感性的时候,每时每刻的心中所想都是真实的,但是仅限于当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也都在随着感觉变化着。
冥想的状态,倒也和这个有一些关系,冥想也讲究专注,讲究隔绝外物干扰。曾经有一次无意间达到了一种状态,感觉意识好像脱离身体了,即神奇又愉悦,那真是很神奇的体验。那大概就是意识最为强大的时候,身体的感受都似乎被剥离了,当身体有了感觉,意识和注意力又重新回到身上了,那种状态又会消失。
想要溺进感性的宣泄,却被孤独拉回现实的海岸。
yearliny
发表回复